登录
首页 > 房产知识 > 受价格战拖累,18家中国车企利润总和不如丰田一家

受价格战拖累,18家中国车企利润总和不如丰田一家

发布时间:2024-05-07 20:04:07 发布用户: cuishai2

转眼间2024年已经进入5月,国内各家上市车企去年的业绩报表也已经基本上悉数出炉。2023年,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创出新高,迈上了3000万辆的台阶,新能源销量增长速度和市场占比独步全球,这都是应该值得高兴的事情。但是,如果看上市车企们的利润,则似乎没有那么值得高兴了。

  

18家车企干不过一个丰田

目前可统计到的18家上市车企,包括传统车企和新势力在内,其中有12家在2023年是盈利的,有6家仍然是亏损,合计盈利还不到500亿元。如果单看12家盈利的车企,合计盈利是963亿元,不足千亿。

  

  

我们不妨来看看在国内被批评得仿佛快要“破产倒闭”的海外大厂们。丰田汽车目前2023财年的财报还没有披露,但从此前的预估来看,丰田汽车将2023财年(2023年4月1日-2024年3月30日)净利润预期上调到了4.5万亿日元,折合人民币2100亿元,同比增长84%,这也是丰田汽车首次将净利润预期上调至4万亿日元。2023年大众汽车集团营业收入为3223亿欧元,营业利润为226亿欧元,税后净利润为179亿欧元,折合人民币是1389亿元。在中国市场没什么存在感的Stellantis集团,2023年的净利润达186亿欧元,折合人民币是1444亿元。通用汽车2023年净利润101亿美元,折合人民币728亿元。福特汽车2023年公司的净利润为43亿美元,折合人民币是310亿元。

  

  

也就是说,即使不算6家亏损车企,12家盈利车企的利润总和别说干不过一个丰田,连不以中国市场为主的Stellantis也干不过。最多也就是能和美国两家车企打个平手。而如果算上6家亏损车企,合18家车企之“利”也只能虐一下福特。

价格战拖累中国车企

坐拥全球第一的市场,而且自主品牌销量占比已经达到60%,却挣不到钱,最大的原因有两个:一是价格战,二是新能源投入大。

  

价格战已经打了快两年了,丝毫没有停下来的迹象。2023年虽然中国汽车销量创新高,但真正能够实现量价齐升的只有比亚迪和理想。比亚迪在20万元以下市场可以说是一家独大,不仅销量遥遥领先,净利润和毛利率也遥遥领先。这得益于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十多年深耕和布局,终于在这个时代结下了硕果。而理想则是凭借一个爆款,和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,牢牢占据了30万元以上市场,成为了第一家全年盈利的新势力造车企业。

  

  

除了这两家以外,没有谁还能够在价格战中做到量价齐升。由于合资品牌和燃油车市场在2023年普遍承压,上汽、广汽、东风这些过去以合资品牌作为“现金奶牛”的车企,在价格战中不得不被动的大幅降价以价换量,因此2023年的利润都出现了大幅下滑。上汽集团虽然营收最高,达到7447亿元,但是净利润仅有141亿元,不到比亚迪的一半;广汽集团,净利润同比下滑了45.08%;东风集团更是罕见的出现了十年来首次亏损。他们的盈利能力甚至还不及长城、吉利。央企当中,只有长安汽车还能保持净利润同比增长。

  

  

另一方面,车企在新能源的投入太大。亏损的六家车企当中,赛力斯、零跑、小鹏、蔚来都属于此类。赛力斯和零跑,前些年也都是持续亏损,但在销量规模持续攀升下目前已经看到了盈利的希望。小鹏和蔚来还在持续性的加大投入,比如蔚来一家去年就亏损200多个亿,但其中光是研发支出就有134.3亿元。小鹏的亏损103亿元,但2023年的研发也支出了超过50亿元。

结语:

目前的趋势是,中国车企的盈利能力还在进一步分化,利润在向头部车企集中。而对于其他车企来说,只要价格战不结束,增量不增利或者量多利少的情况就还会持续下去,并且还会不断恶化。这种现象并不健康,但竞争到了这个阶段,似乎已经别无他法。这对车企的品牌力、产品力、现金储备和成本控制能力都是一个综合考验。

Copyright 2018-2025 报纸迷 版权所有  京ICP备2018136890号